人民网滁州5月24日电(记者 周坤)每当夜幕降临,安徽省全椒县太平古城内张灯结彩、新襄河上游船穿梭、步行桥上人潮涌动、楼台亭阁浮光掠影……恰如一幅“清明上河图”在这里徐徐展开。
“夜游襄河”成为全椒县全新的旅游打卡点。然而就在前几年,新襄河两岸没有古香古色的街区,只有杂乱无序的棚户区,生活污水直排河道,新襄河黑臭不堪。
【资料图】
水是城市的灵魂。“十四五”以来,全椒县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排查、治理,一场以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为目标的黑臭水体歼灭战在全椒县全面打响,越来越多的水体河道经历“蝶变”,描绘出一幅碧波荡漾、风景如画、鱼翔浅底的和谐画卷。
新襄河畔的天平古城景区。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
每个周末,家住全椒中学附近的学生赵慧杰写完作业后,就会拾起绘画的爱好。家附近的达园就成了他的取景地:小桥流水、杨柳依岸,一步一景;接天莲叶、映日荷花,摇曳生姿,这都为他提供了创作素材。
达园,原来的名字可没有这么文艺,以前就是一个黑臭的死水塘。曾因垃圾遍布、内部水体接纳周边雨污水,水体黑臭,环境脏乱差,成为了市民口中“谁住得离它近,谁就遭罪”的“臭水塘”。
“第一次来现场勘察,这里水体严重恶臭,周边环境是杂草丛生、棚户遍地,路都不好走。”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施大芳回忆起与之初见的场景,依旧感叹“压力山大”。
变压力为动力,施大芳带着专业团队,检测水质、问卷调查、拍图留证,再对照标准一项项进行综合评估,“对症下药”制定治理方案。
正在进行河道治理的全椒县老赵店河。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
在充足的准备下,从2015年,这片20亩的黑臭水体开始上演“换颜记”。从标本兼治摘掉“黑臭”帽,到打造水生态科普公园,再到雨污分流消除返黑返臭风险,不仅达园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,更成为市民常来常往的亲水宜居之地。
现如今,水域碧波荡漾、岸边草绿花红,达园告别“黑臭”,寻回本色之美。“原来躲着走,现在慢点走。”居民何青峰说,每天傍晚在此散步观景、休闲锻炼已成“标配”。
除了达园工程,近三年,全椒县累计投入9亿元用于生态治理项目。农村污水一体化PPP项目、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、老新龙河黑臭水体整治等一批治理项目相继实施,全椒正以“水”为笔,着墨生态,“净”无止境,“美”不胜收。
标签: